《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是我国首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旨在指导企业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效提高知识产权对企业经营发展的贡献水平。为落实《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全面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促进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局、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指导意见》。
立即咨询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组织选择将其业务数据和应用程序存储在云中。这给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因为云服务提供商需要确保客户的数据得到充分保护。ISO27017是一项国际标准,旨在帮助云服务提供商实施和维护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云服务。该标准建立在ISO27001基础上,并专门关注云计算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风险和管理控制。它提供了云服务提供商和客户之间的共同框架,以确保信息安全和隐私得到充分保护。通过获得ISO27017认证,云服务提供商可以证明其采取了适当的信息安全措施,符合国际标准,并符合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同时,客户也可以通过查看认证证书,确认云服务提供商的信息安全水平,从而更加放心地使用云服务。
立即咨询
国际标准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于2003年4月15日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由第三方机构按照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标准对组织在产品质量、经营管理、节能降耗、环境监测、健康安全等方面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进行审核。
本标准在企业建立测量管理体系是在对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公平交易、能源消耗等方面需要有准确可靠的测量作保证的情况下均可采用。认证范围包括:①当顾客对产品质量提出要求,需要企业具有准确可靠的测量保证时;②当组织向市场提供产品,需要企业具有准确可靠的测量能力以证明产品符合规定时;③当立法和执法机构对企业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公平交易、能源消耗等有法制要求,需要组织具有准确可靠的测量保障时;④当组织进行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和评审时;⑤其他情况需要组织具有准确可靠的测量保障时。
立即咨询
追溯系统是基于追溯码、文件记录、相关软硬件设备和通信网络,实现现代信息化管理并可获取产品追溯过程中相关数据的集成。追溯制度是指在原辅料供应、生产管理、仓储物流、营销相关业务环节采取合适的软硬件技术手段实时记录产品信息,可通过查询随时跟踪产品的生产状态、仓储状态和流向,以达到产品追溯管理目的的规定。《重要产品追溯—追溯体系通用要求》(GB/T 38159-2019)规定了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的组成、建立原则、系统与平台设计、实施、评价、改进等通用要求。《重要产品追溯—追溯体系通用要求》(GB/T 38159-2019)适用于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稀土产品等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重要产品追溯管理体系是采集记录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随着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围绕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稀土产品等重要产品,积极推动建设追溯体系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不小成效。
立即咨询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systems)是组织整体管理体系的一个部分,用于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组织自身业务连续性,是识别对组织的潜在威胁以及这些威胁一旦发生可能对业务运行带来的影响的一整套管理过程。该认证的实施是基于国际标准GB/T30146/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适用于所有行业中的大、中、小型公有及私有组织,并且特别适用于处于高风险和高度监管环境下的行业,例如金融业、IT通信业、制造业等。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让组织无论面临何种影响,均可连续运营。即使面临影响,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也能协助组织持续运营。不论是何种规模企业、产业、公共或私人部门、制造业或服务业等,均适合采用符合GB/T30146/ISO 22301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BCMS)。其可提供全球机构一种共通语言,尤其是供应链既长且复杂的企业。
立即咨询
ISO/IEC 27701作为ISO/IEC 27001与ISO/IEC 27002在管理上的延伸标准,其目标是通过新增的要求来增强现有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以便建立、实施、维护和不断改进隐私信息管理体系(PIMS),标准概述了适用于个人身份信息(PII)控制者和PII处理者的框架,用于隐私控制管理,以降低对个人隐私的各种风险。
立即咨询
绿色供应链管理(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又称环境意识供应链管理,它考虑了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环境问题,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确切定义,目前理论界对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但总的观点是指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环境保护意识,把无废无污和无任何不良成分及无任何副作用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中,这就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是从产品设计、原材料生产、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运输和使用、回收与再利用等方面,对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提出绿色供应管理的基本思想、研究条件、框架体系和评价方法,不仅是一个环境效益显著的行为, 也是供应商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实施绿色供应过程环境评价,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资源消耗, 可降低制造成本; 同时,实施绿色供应过程环境评价, 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 可减少或避免因环境问题引起的罚款, 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因此, 绿色供应链的环境评价是一种战略经营决策, 使制造者无论从经济社会方面, 还是从环境方面都受益很大。
立即咨询